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br><br>--黃河三角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2013年04月11日15:40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未來的電腦不再需要散熱器?這很有可能變為現實。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10日在北京宣布,他們組成的團隊從實驗中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重大發現將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在未來研制出極低能耗的電子器件。

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在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科學家霍爾分別於1879年和1880年發現霍爾效應和反常霍爾效應。霍爾反常電導是由於材料本身的自發磁化而產生的,因此是一類新的重要物理效應。

當今信息社會,半導體技術飛速發展,但電腦運行中熱量如何散發成為困擾半導體和信息產業發展的瓶頸。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將有望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可使電子在不需要強磁場的情況下,按照固定軌跡運動,減少無規則碰撞導致的發熱。通過密度集成,將來計算機的體積也將大大縮小,千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有望做成現在的iPad那麼大。

(責編:張岩、王顯卿)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