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總投資8.6億元,濱州市供熱系統建設進入收官年
年底城區將實現供暖全覆蓋
2013年07月09日14:30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 |
目前正在進行的鍋爐房土建工程。 |
新增兩台熱水鍋爐
今年熱源建設主要為老城區新增的兩台熱水鍋爐,老城區供暖面積計劃增加200萬平方米。
目前,老城區兩台熱水鍋爐土建正在緊張施工中,安裝隊伍已進場,鍋爐房車間正在進行二層施工,為提升工程進度,工作人員一邊土建一邊進行鍋爐安裝,截至目前,鍋爐隊伍開始拼裝設備,將於七月下旬開始交叉施工,土建工程預計9月份完成,其中一台熱水鍋爐將於10月份安裝完成,另一台鍋爐11月份安裝完成。
東區供熱熱源為原先的兩台蒸汽鍋爐和兩台熱水鍋爐,外加新安裝完成的兩台熱水鍋爐。這六台鍋爐中其中一台鍋爐作為備用熱源,當其他鍋爐出現故障或是天比較嚴寒的時候,將被派上用場。
據了解,去年,老城區供暖面積近500萬平方米,今年可以新接入供暖面積200萬平米,預計到本採暖季,老城區供暖將基本實現全覆蓋。
“兩主七支”完善城區供暖線
2010年7月份,濱州市供熱體制改革后,濱州市立即啟動供熱工程建設及供熱系統改造,從建設熱源、敷設主管網到因供熱模式改變而大規模建設的二級換熱站、混水站建設,以及為了改善供暖效果而進行的小區內網和供熱設施改造等等,濱州市前后將完成投資共8.6億元,採暖季前,濱州市供熱面積相比三年前增加了一倍還多,到今年底,城區供熱工程建設及系統改造將全面完成。
濱州市城區供熱工程指揮部主任孫擁軍告訴記者,今年將建設兩條主管網,七條支管網。其中,主管網工程之一為新建的兩台熱水鍋爐與天鴻換熱站之間的高溫水連接線,通過連接,原天鴻提供熱源的取暖戶,以后所需熱源將由新建兩台熱水鍋爐提供,保証供暖效果。
主管線工程之二為黃十一高溫水與區域鍋爐房之間的連接線,這樣以來,區域鍋爐房與高溫水兩處熱源互為補充,保証城市東北角供熱,像安康小區、僑昌、二中等去年供暖存在問題的小區,今年供暖效果都將得以改善。截至目前,兩條主管線均已完成50%,計劃八月中旬全部完工。
其中七條分支管線除造紙廠分支外,其余已經全部安排,目前正在進行協調遷佔,等待材料進場,計劃於七月中旬動工,九月份完成施工。
小區內網改造依然是“難啃的骨頭”
到本採暖季前,整個熱源和主管網建設都將配套,完全能夠滿足城區用戶供暖需求。然而,政府大規模供熱管網和系統建設后,小區供熱效果仍然不好的原因就是小區內網和供熱設施不合格,因此,部分小區及單位需進行內部系統改造。
2012年,根據兩個熱力公司的調查,濱州市城區共有110個小區內管網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直接影響供熱效果。截至到上一採暖季,存在問題小區共改造了53個,供暖效果得以改善,其中57個小區作出承諾,因小區內管網造成的供暖問題由自己負責。
孫擁軍告訴記者,小區內網及供熱設施的改造就像一次大手術,手術不動,供暖存在的頑疾就不能根除,因此,為保証所有取暖戶供暖達標,2013年,存在問題的小區將繼續進行改造。
根據上採暖季供暖效果調查及統計,包括去年未改造的57個有問題小區在內,今年需要進行內網改造的小區共136個,小區數量多、改造面臨的問題多,孫主任坦言,這依然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等小區內管網改造完成后,很多小區存在的供熱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孫主任告訴記者。
新增取暖戶需先提供站點建二級站
2012年,濱州市供熱模式改變,由低溫水直供改為混水模式,因此,市城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水站和二級換熱站的建設,這也是上一採暖季供熱效果較好的主要保障之一。
“供熱模式改變,二級換熱站、混水站建設勢在必行”孫主任告訴記者,由於去年建站主要涉及老用戶,協調難度大,相比去年,今年新建站點的協調比較好進行,因為新取暖戶接入前需先提供站點,否則無法進行供暖。
去年共建設112個混水站,34個二級換熱站,本採暖季之前,城區將繼續建設二級換熱站和混水站共計40余座,目前正在進行協調遷佔問題,預計於8月份動工,10月份完成,
新建成的換熱站、混水站將全部與供熱系統總平台相接,實現自動化控制,無人值守。相比人工操作,自動化控制能更精准的調節,易於管理。
三年8.6億打造城區供暖網
2010年7月,濱州市供熱體制改革,濱州市立即啟動供熱工程建設及供熱系統改造。三年的時間,濱州市城區共建設換熱首站4座,敷設主管網141.8公裡,建設混水站二級換熱站共計146個,城區供暖面積翻倍,基本實現了城區採暖區域的全覆蓋。
此次供熱工程建設及供熱系統改造預計總投資8.6億元,其中2010年完成投資1.5億元,2011年完成投資3億元,2012年完成投資2.6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到本採暖季前,共將完成投資8.6億元。
“隨著小區內網和供熱設施的改造,本採暖季前,整個城市供熱系統建設全部完成,屆時,城區供熱問題將得以解決,供不了、供不好的問題也將不復存在。”孫擁軍主任告訴記者。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