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一堆廢煤渣引來一個工業園
2013年08月21日08:54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8月15日,記者置身華電萊州電廠生產區,這裡纖塵不染的廠區道路、錯落有致的綠色植物、形態各異的園林式建筑,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猶如置身美麗的畫卷中,這與印象中煙囪林立、灰塵繚繞的傳統電廠形成了鮮明對比。指著冒“白煙”的煙囪,電廠副總政工師肖偉說:“這都是水蒸氣,煙囪裡安裝了脫硫設備,保証既生態又環保。”
華電萊州電廠年發電量120億千瓦,約為煙台市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由於發電量巨大,電廠每年會產生近300萬噸煤灰、煤渣及脫硫石膏。這些廢渣廢料如果按傳統方法處理,既污染環境,又花費不菲。
廢料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電廠負責人再次把目光投向一堆廢煤渣時,一個大膽的念頭產生了:如果能發展環保產業,把這些廢渣廢料當作原料“吃干榨盡”就好了。經過慎重考察論証,從去年開始,一個以建材為產品的臨電工業園區成功上馬。百納建材、中聯水泥、海北建材等配套企業先后進駐園區,“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這個循環經濟鏈得以補全。
其中的百納建材項目,投資達5.2億元。“光我們百納建材一年就能消耗120多萬噸粉煤灰,40多萬噸煤渣,同時產出混凝土添加劑超細灰150多萬噸。”百納建材總經理金忠說,“之前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是有政府補助環保費的,但由於超細灰市場需求量大,現已實現了盈利,所以我們不需要向政府要錢。”據了解,超細灰作為混凝土添加劑,廣泛運用於橋梁、高鐵、高速、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目前其在我國南方的使用量非常大,同時也大量出口非洲和韓國。
“供不應求。”金忠說,產品銷路非常好,現在全國各地的客戶都在接洽。平均一噸粉煤灰和煤渣能帶來30塊錢的利潤,“隻怕以后華電的廢渣廢料還不夠我們用哩。”
除了產生廢氣和廢渣,污水和廢水也不可小覷。華電將其處理后全部“回用”,並在循環水的尾部安裝了兩台670千瓦的水輪發電機,利用排水的尾能發電。“一天能同時帶動一千台空調。”水電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循環水在冷卻后直接排放掉不僅浪費,還會嚴重沖擊海床。而利用水流的巨大能量沖擊水輪發電機可以進行水力發電,每年可發電580萬千瓦時,接入高壓廠用電系統,供電廠的脫硫設備使用,相當於節約標煤2000余噸。”(曲旭光 張子揚 王楊 劉艷)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