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藍黃戰略疊加 政策紅利如何釋放?--黃河三角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東營:藍黃戰略疊加 政策紅利如何釋放?

2013年09月06日14:07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黃藍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東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黃藍疊加下,東營該如何用好這兩大國家戰略,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制約東營發展的短板還有哪些?東營今后發展的著力點又在哪裡?連日來,記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打通出海大通道

8月29日,經過短暫的試運營后,東營至旅順的客滾航線舉行了正式通航儀式,這標志著“擱淺”16年的“東旅”航線正式復航。

這條航線的復航,承載了東營人太多的期待。一直以來,很多東營人喜歡這樣推薦自己的城市:這裡是黃河入海的地方。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會馬上意識到,東營是一個沿海城市。由於開發較晚等諸多因素,東營作為沿海城市的特征一直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地理位置臨海型,經濟發展內陸型”這一尷尬局面也伴隨了東營許多年。

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東營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對外貿易迅猛增加,對外聯系日益頻繁,對臨海型經濟發展要求越來越高。“然而,許多大進大出的項目,都因港口建設滯后而擱淺,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與東營屢屢失之交臂。港口建設成為了東營乃至黃河三角洲經濟發展的瓶頸,打通東營的出海通道迫在眉睫。”東營市港航局局長李衛國說,此次東旅航線復航,絕對不能簡單地看作是一條航線的開通,而應將其作是東營乃至黃河三角洲出海大通道的開啟。

“這些年來,東營發展面臨的最大短板是什麼?是交通。”東營市黃藍兩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薛榮建認為,放在整個山東版圖中來看,東營無疑處在一個交通末端,區域內僅有一條高速公路,唯一的一條鐵路線還時斷時續,航空也不過是前幾年才引進,剛開通的東旅航線是目前唯一的出海通道。“在推進黃藍兩區建設過程中,對東營來說,交通設施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交通環境改善了,藍黃戰略的政策紅利才得以逐步充分釋放。”此次海上航道重啟,將對東營擺脫交通末端制約起到很大作用。薛榮建建議,應全力推進東營港建設,盡快開通濟東高速,拓展東營交通空間,打造東營發展廣闊、便捷的交通運輸環境。

科技短板待補強

雖然處於黃藍國家戰略疊加區,但是東營的科技創新資源實在少得可憐,“國家211計劃高校沒有,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沒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也沒有,中科院直屬研究所沒有,甚至連一所省屬本科高校也沒有。放眼整個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區,現有國家和省級高校、研究機構、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資源也才僅有23家。”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管理中心主任孫波對東營目前所處的科技創新資源狀況頗為憂慮。他認為,目前這種科技資源的配置狀況,決定了在以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過程中,東營明顯處於劣勢。去年,東營研發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僅為1.96%,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低端產品多,部分產能過剩﹔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不高,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GDP比重僅為5.29%,居全省第16位。

縱觀我國幾大經濟區發展歷程,區域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都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意味著高技術的產業化,傳統技術得到適當的更新和改造﹔意味著勞動生產率和產出投入比例的不斷提高。而產業機構的升級又以科技創新為前提和動力,是創新資源集聚、整合和集成作用的結果。孫波認為,相對來講,黃河三角洲區域開放較晚,基礎設施、科教資源計劃布局嚴重不足,近十年多來流失十分嚴重。尤其以中國石油大學的搬遷為例,至今讓東營人后悔不迭。目前區域創新能力更多地依靠當地企業和政府產學研合作形成,很難形成規模化、集團化的科研條件和開放能力,一些制約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都成為實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要制約因素。

根據國務院批復的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特色產業區、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孫波認為,這一定位,決定了黃河三角洲的發展方向。因此他建議,應充分發揮省市兩方面的積極性,爭取國家支持,在東營集中規劃布局黃河三角洲中央創新區,建設一批新型科研院所,形成集聚效應。此外,繼續加強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建設。作為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設的區域重要創新平台,目前該研究院的作用遠沒有發揮出來,應繼續加大扶持力度,讓這一平台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真正為東營,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貢獻力量。

短板背后是機遇

除了交通和科技,制約東營發展的短板還有哪些?

在前不久召開的東營市委工作會上,東營市委書記劉士合毫不避諱,直截了當地指出了當前東營面臨的諸多短板: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重化工業所佔比重過大,石油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服務業發展滯后﹔發展方式粗放﹔發展的動力活力不足,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不高,金融機構存貸差達700多億元,社會經濟不夠活躍﹔生態仍然脆弱。節能減排的壓力很大,能耗下降空間小,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任務十分繁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

站在新的起點、用更高的水平、以“兩個率先”的標准來看,東營的短板的確明顯。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短板背后是機遇,看到了短板所在,也就認清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有了今后發展的著力點。為此,東營以“高境界、高標准、高起點、大作為”為全市各項工作的總要求,確立了“轉方式、調結構、擴總量、增實力、上水平”的根本任務和工作大局。

圍繞全市工作總要求和工作大局,東營上下掀起了新一輪干事創業的熱潮。制約東營發展的瓶頸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科技、人才、資金等各種投資要素正匯集這片新熱土。劉士合充滿信心地說:“當前,全市上下人心思上、風正勁足,干事創業的熱情高漲,制約東營發展的諸多瓶頸正在打開。黃藍國家戰略,已經成為引領帶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隻要我們繼續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完全可以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兩個率先’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賈瑞君 魏東 李志海)

(責編:趙浩然、解放)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