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最嚴控煙條例遭遇取証難 餐館娛樂場所是重災區--黃河三角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青島最嚴控煙條例遭遇取証難 餐館娛樂場所是重災區

2013年09月11日10:51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9月1日起,號稱“史上最嚴”的《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12個部門各司其職,8類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不聽勸阻的將被罰款200元,違反條例的禁煙場所最高可處罰3萬元。如此嚴規之下,效果如何呢?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餐館、娛樂場所仍是重災區

9月2日,記者跟隨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執法人員,分別對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及市行政審批大廳等工作場所以及証券、金融、郵政、保險、通訊等行業營業大廳及其辦公場所進行了控煙專項檢查。檢查中發現,多數單位都已張貼了禁煙標識,控制吸煙整體狀況良好,現場未發現設置煙具及吸煙者。

9月3日,記者在棧橋附近走訪了三四家餐館,多數沒有張貼禁煙標識。當記者詢問有沒有煙灰缸時,服務人員均表示可以提供。隨后,記者又來到閩江路美食街,發現譚魚頭酒店大廳等待區擺放著煙灰缸,茂昌快餐店內兩名顧客正在肆無忌憚地抽煙,還有幾家小飯館連禁煙標識都沒有。

隨后兩天,記者又走訪了市北區家樂福附近、李滄區李村公園附近的十幾家飯店,以及市內一些網吧、KTV等娛樂場所,發現控煙情況並不樂觀。在南京路附近一家網吧內,記者看到,屋內烏煙瘴氣,煙灰缸內滿是煙頭、煙灰,吧台還有煙賣﹔在台東附近一家大型KTV包房內,一群年輕人一邊唱歌,一邊“吞雲吐霧”,當被問及是否知道禁煙一事,他們反問,娛樂場所是玩的地方,憑什麼不讓抽煙?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理解餐館、休閑娛樂場所需要禁煙的市民不在少數,多數經營者也因為擔心勸阻客戶禁煙會影響生意而有抵觸情緒。“該貼的標識我們也貼了,就看客人自不自覺,他真就不自覺,我們也沒辦法,頂多勸勸,再說多了人家顧客就不高興了。”一位網吧經營者告訴記者,“無煙網吧”的環境雖然好,但客源明顯減少了,因此對於禁煙也只是做做樣子。

取証難導致落實難

“出台專門的控煙法規,先不說效果如何,這種做法首先就是一種進步,是提升文明程度的表現。”這是一位市民對於青島出台控煙法規的看法,同時也說出了多數百姓的心聲。

但是,如此有意義、要求嚴的控煙條例,為何具體實施過程效果仍不理想呢?

“控煙新規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難點就是取証難。”青島市衛生監督執法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不論是不聽勸阻還是經營者不勸阻,都需要執法人員現場發現違規行為才能依據規定進行警告或處罰,然而事實上,由於吸煙行為持續時間短暫,往往執法人員接到舉報后還未到現場,煙民們就已經溜之大吉,有的甚至等執法人員走后再次吸煙,根本無法做到抓現行,取証難已經成為執法人員最頭疼的事。

至於未按規定設置控煙設施的單位和經營場所,依據控煙規定第一次發現先警告限期整改,再不整改的才會處罰,監督執行起來相對容易。有不少市民擔心,新控煙條例雖然職責明確、懲罰嚴格,但具體執法難最終會“雷聲大雨點小”。

“要想把控煙進行到底,很重要的一點是堅持有法必依。”青島市人大代表楊冰說,出台專門的控煙法規,為后續的監管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如何把法規執行到位、有法必依,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分頭管理難奏效

根據青島市疾控中心的調查,島城15歲以上城鄉居民約有200萬人吸煙,而且多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在職業分布中,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和公務員存在較高的比例。面對如此龐大的吸煙人群,控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新的控煙條例出台之前,負責禁煙工作的政府部門隻有衛生監督局,執法力量單薄與執法覆蓋范圍廣泛形成鮮明對比,很容易出現監管盲區。如今,根據新的規定,工商、食藥、公安、文化、教育、人社、民政等12個部門共同參與進來,使得控煙執法力量得到極大擴充,同時分工明確的監管體系減少了監管盲區的存在。

近日,有市民撥打了12個部門公開的舉報電話,卻有一半並未打通,一些人擔心對於如此分散的執法主體,到底能否實現監管有效。畢竟,在與青島情況相同的廣州,控煙管理部門也多達15個,《廣州市控煙條例》發布一年多至今,發現管理主體太多的直接負面作用就是:誰都管、誰都不管。

“除了加大宣傳幫助百姓提高控煙意識,當下最有效的就是在監管力量有限的條件下,加強監管力度和強度,同時需要各個部門協同作戰。”青島市控煙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加強控煙執法檢查,包括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有否建立控煙管理制度,一些公共場所有否按要求劃分吸煙區和設置吸煙室,是否建立禁止吸煙勸導員,有否主動進行勸阻吸煙等。

考慮到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青島市還計劃組織市民志願者進行控煙常識培訓,成立控煙監督員隊伍,對商場、酒店、網吧、醫院、銀行、証券公司等新規規定的“禁煙區”進行暗訪,通過手機等一些設備進行拍照取証。(李媛)

(責編:趙浩然、解放)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