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機場落定膠州膠東街道 選址獲民航局批復【2】--黃河三角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青島新機場落定膠州膠東街道 選址獲民航局批復【2】

2013年09月29日11:00    來源:青島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落定“膠東”的理由

  區位、交通等各方面的有利條件,讓膠東成功“攬下”新機場為什麼要建設新機場

  2025年,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3500萬人次,需要一個嶄新的機場

  青島為什麼要建設新機場?對此,青島新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主要基於四個方面的考慮:

  適應航空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需要。近年來,隨著青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流亭機場航空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兩位數,2012年旅客吞吐量12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2萬噸,飛機起降量11.6萬架次。據預測,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3500萬人次,流亭機場現有空域容量和地面條件不能滿足需要。而機場周邊建成區西側距跑道僅256米,據建設單位初步測算,如原地擴建,成本巨大,且仍難以滿足民航運輸遠期發展的需要。

  適應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機場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實施新機場建設,提高機場保障能力,有利於改善當地投資環境、進一步增強青島市競爭能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和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青島城市和機場持續、協調發展的需要。流亭機場距離市中心23公裡,毗鄰市區,隨著流量的增長,環境噪聲問題日益嚴峻。同時,由於青島城市向北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位於機場淨空范圍內,機場淨空安全問題日漸嚴重。根據青島的城市布局規劃,我市將構建“環灣型、組團式、多層次”的大城市發展新格局。流亭機場位於北部新城開發區,隨著航空運輸需求的快速發展與機場規模的擴張,其淨空限制和噪聲對新城的發展影響將逐漸加大。遷建流亭機場,能夠帶動並促進青島市北部區域的經濟發展,有效保護中心城區,並釋放出更多的土地資源,促進中心城區可持續發展,符合城市發展規劃。

  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需要。青島是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中提出,優化布局,強化樞紐,完善網絡,提升功能,發揮組合效應和整體優勢,構建海陸相連、空地一體、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青島新機場依托該區域發達的鐵路、公路以及水運等交通運輸資源,各種運輸方式互為補充,有利於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發揮青島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功能作用。

  綜上所述,為滿足航空業務量增長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城市和機場的持續、協調發展,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新機場建設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為什麼選擇膠東場址

  天時地利,讓膠東成為新機場的最佳區域

  膠東場址位於膠州市中心東北11公裡,大沽河以西、東外環以東、膠濟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之間,距青島市中心約39公裡。之所以被最終確定為新機場,有其獨特的自身優勢。

  符合青島市“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總體空間發展戰略,處於現代化城市框架的中間地帶,航空服務區位優勢明顯。距環灣發展帶最近距離約10公裡,位於環灣區域中間帶和核心圈層,利於輻射帶動即墨、膠州、黃島內圈層,以及萊西、平度、海陽、萊陽、高密、諸城為外圈層的多圈層擁灣發展格局。

  空域優勢明顯。通過布局調整和技術改進,較其他場址而言,膠東場址空域優勢相對突出,具備建設大型百年機場的條件,可極大改善當前的飛行環境,進一步釋放空域容量,滿足青島民航事業的長遠發展需求。

  符合青島產業發展規劃。膠東場址位於北部高端產業集聚區以北,該產業區主要布局半導體顯示照明、汽車機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海洋科技等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對於航空運輸的需求十分旺盛,特別是高端產業屬技術密集型產業,附近的航空運輸資源對其投資拉動、商務交流、貨物運輸均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同時,該場址位於東海岸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和西海岸經濟新區之間,對兩個重點區域的兼顧作用明顯。

  場址周邊交通優勢突出。膠州城市交通發達,擁有青銀、青蘭、沈海3條高速公路,膠濟、膠黃、膠新、膠濟客運專線4條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膠州站,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1780公裡,公路密度達到147公裡/百平方公裡﹔鐵路通車總裡程達到85公裡,已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為場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條件,利於打造陸空綜合交通體系。

  基礎配套設施優勢明顯。新機場距離膠州市中心僅11公裡,有利用市政設施的條件,配套引接便利,工程投資相對較少。膠州為新機場提供了良好的城市依托條件,利於建設綜合交通走廊、強化城鎮的集聚化、緊湊型發展,完善城鎮規模等級結構和職能結構。另外,場址控制范圍內地勢平坦,淨空條件良好,工程造價相對較少,也是重要優勢條件。新機場如何選址

  據了解,民航機場選址有一套規范的標准體系,選址條件及程序非常嚴格。一般按照“先天后地”的原則推進,即將空域作為選址的首要條件,再通過比對地理位置、淨空條件、氣象條件、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場址發展條件、配套設施條件、防洪條件、地震情況、文物礦藏分布情況、土石方工程量、用地及拆遷、噪聲影響、場外交通、投資匡算等多方面地面因素,由專業研究機構經過初選(一般確定五個場址)、預選(五選三),最終形成推薦場址。

  市新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此前,我市曾在膠州、即墨、城陽等地初步確立5個新機場選址:膠東、七級、華山、溫泉、桃源河東。在預選中,獲得通過的是膠東、七級和華山等三個,最終膠東選址憑借著多方優勢脫穎而出。

  根據國家民航局和省、市“十二五”規劃要求,結合我市的城市發展戰略,我市的新機場將堅持“規劃導引、安全第一、功能齊備、便捷舒適、環保節能、協調美觀、質優價公”的建設原則,致力於綜合交通、智慧機場、綠色機場、特色商貿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未來新機場。新機場,區域性門戶樞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將充分把握這一有利發展機遇和自身優勢,將新機場建設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相結合,將青島新機場建設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環渤海灣地區重要的航空貨運樞紐,貨運集散地和快件處理中心”,使其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力新引擎。

  據了解,青島未來新機場運行等級為4F級(流亭機場目前為4E級),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級相當,將可起降A380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機。新機場主跑道長3600米,次跑道長3200米。近期將建設2條獨立運行的平行遠距跑道,跑道間距2200米,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遠期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航站樓面積60萬平方米。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

  青島新機場將建設成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樞紐,實現暢通、便捷、高效交通集疏,提高青島新機場的地區輻射能力。

  根據規劃,青島新機場將配套建設包括城際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組成的系統,用以連接山東半島主要城市和青島市域。目前,已形成了“快速連接東、西、北主城區,便捷服務半島地區”的綜合交通組織方案,可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鐵路方面,依托濟青客運專線、規劃中的青太客運專線、青連鐵路線的站點布局,與城市軌道緊密銜接,圍繞新機場形成青島北站、膠州北站、紅島站三大樞紐鐵路站,實現空鐵的緊密銜接﹔公路方面,打造“四橫五縱”快速路網集疏運系統﹔軌道交通方面,綜合調整市域內鐵路、城軌線位,形成新機場與軌道交通的有機銜接。

  通過發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將充分發揮新機場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半島城市群中的服務功能,促進青島市及半島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多式聯運中樞,區域性國際旅客中轉樞紐和主要面向日韓的對外開放門戶。新機場,嶄新臨空產業區

  根據規劃,青島新機場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推動航空產業本身及與航空密切相關產業在機場周邊地區聚集﹔通過機場客貨運業務的發展,帶動物流、臨空加工與生產制造在機場周邊聚集,進而形成臨空經濟區,並通過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反哺新機場,使新機場與臨空經濟區形成互補,相互促進。

  在對國際和國內臨空經濟區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青島自身區位優勢,我市提出了“依托新機場,統籌陸海空,建設航空城,發展大青島”的臨空經濟區設計理念,並積極推進臨空經濟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項目規劃的落地。

  目前,臨空產業區規劃正在扎實開展。已完成臨空產業區前期研究。臨空經濟區規劃研究面積200平方公裡,以航空基礎產業、高科技制造業、高端服務業、通航相關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按照預測貨運量(近期44萬噸、遠期110萬噸)計算,臨空經濟近期總產出500億元,遠期總產出1000億元。新機場,一座現代航空城

  臨空經濟區的產業聚集將促進如金融、法律、居住、零售、娛樂等配套服務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機場周邊區域的辦公、生活和商業配套必須發展完善,配套城市生態功能系統,並最終形成新型衛星城。

  因此,我市將充分利用青島豐富的科教資源和人才優勢,建設城市信息化和智能服務體系,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藍色智慧型航空城,打造“快一族”高端居住區。目前,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已開展了航空城規劃的概念設計,市機場建設工程指揮部將與原有規劃相結合,切合航空城、臨空區及新機場建設未來發展需求,高起點、高標准對航空城進行規劃設計。

(責編:解放、胡洪林)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 軍事
  • 社會
  • 圖片報道
  • 科教文體
  • 旅游頻道
  • 圖說中國